|
|
|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
|
|
|
美丽乡村逍遥游 浙江云和石塘镇乡村旅游引风尚 |
|
|
[分类:蓟县民宿新闻/蓟县乡村新闻][字号:18px/14px/12px][颜色:■■■■■■] |
今年“十一”黄金周,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迎来了一拨拨都市游人。一度安静的小顺、西滩头等村庄,20多家农家乐、渔家乐宾客满座。小顺村“谷雨农家”主人余呈忠笑着告诉记者,一家人忙得连屁股都没有时间沾凳子,接待人数比去年至少多了三分之一。
一个小镇,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规划先行 描绘美丽蓝图
这里,湖光山色俱佳,垂钓休闲天堂。这里,茶韵板栗飘香,历史文化悠长。占据生态、文化和产业优势的石塘,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书写了让人惊艳的成绩。
石塘镇党委书记陈伟忠表示,近年来从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着手,加快打造“十里云河、闲趣渔家”美丽乡村样板,不仅让城乡环境彻底改观,更成为农民的富民风景线。
规划是龙头和引领,对于一个乡镇的发展也如此。
石塘镇距离丽水半小时车程,到云和县城15分钟车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地处玉溪饮用水源上游的特殊位置,石塘将发展定位为“童话云和的东大门、秀山丽水的后花园”,来谋划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深化规划研究,镇里专门投入50多万元,邀请专业规划团队,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的修编,确定了“一心两带四区块”的“美丽石塘”建设总体布局。一心,是指以镇区建设为中心;两带,是指以丽龙高速(53省道)和石汶线沿线19个村庄为整治重点;四区块,是要着力打造规溪、金山下、桑岭、小顺四大特色精品区块。
根据总体布局,石塘镇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分类实施。目前镇区一期建设、53省道沿线整治基本完成,规溪、桑岭、小顺三区块正在建设,金山下区块建设和石汶线沿线整治很快也将启动。
一村一景 构筑美丽风景
散落珍珠串成线,才能成为光芒四射的珍宝。为此,石塘镇立足于打造精品样板点线,来构筑魅力独特的城乡画卷。
“纸上图纸再美,真正能变为现实才有实际意义。”陈伟忠介绍,去年以来,石塘镇借助“无违建乡镇”创建和“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强力推动契机,镇里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丽龙高速、53省道沿线13个村庄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特别是突出抓好“十里云河、闲趣渔家”美丽乡村样板风景线的整治与打造,让许多脏乱村庄旧貌换了新颜。
今年,石塘镇更是提出打造“一村一景”的样板工程,累计已投入1710万元,重点实施了桑岭村省级历史文化村、小顺村3A级旅游特色村和西滩头“石塘鱼村”特色产业街区等项目。
走进历史文化丰厚、渔家乐远近闻名的小顺村,中心道路两侧房屋立面正在加紧改造施工。有四五幢房屋已经改造完成,木雕窗花,庭院小景,传统中式古建筑风格呈现眼前。
过去不够重视的历史文化印记,在今天得到了高度关注。留存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在石塘得到了呵护与传承。
在镇长叶胜红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乡村公路,驱车前往桑岭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古民居。黑瓦、飞檐、黄墙,在青山绿树掩映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村民们自豪地说,在桑岭村,这样的青瓦、泥墙、石大门、大幢屋共有32幢,标有“济阳旧家”和“河南旧家”等字样的石大门就有24个。大都为清中民初期之建筑,建筑风格江南化,但又不见江南特有的“马头墙”。
保存这么完整的古村,实在难得。但如何将这些历史文化脉络永续保存下去,并在村民致富增收上发挥作用?石塘镇积极向上争取,不仅让其中10多幢古建筑列入了县文保单位,而且在去年成功列入浙江40个实施重点保护利用的历史文化保护村之一,古建筑修复工程正在加紧进行。
走出“河南旧家”,我们正遇见一群拿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对着小桥、流水、古村不停地按着快门。村干部说,近两年来,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古村落每个周末都会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摄影,每到暑假,中国美院的一些美术班学生也喜欢到村里来采风创作。
|
文章来源:蓟县农家院网 作者:蓟县农家院网 整理日期:2014-11-3 |
[文章浏览:793][留言反馈][打印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