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长假催热乡村游
清明、五一,接二连三的小长假,让行程自由、停走随意、距离不远、主打休闲的乡村旅游火热升温。
“逛庙会、听秦腔,看皮影戏、万人说书、篝火晚会”,每到节假日,礼泉县袁家村里游人如织,小吃摊旁的木板凳一直热乎着,碾磨辣椒面的驴绕着磨盘不停喘着粗气。在这个以乡村体验为亮点的旅游区,来自陕西西安、咸阳等地甚至甘肃、河南等外省的游客纷纷赶到这里,回味乡土的味道。仅仅今年春节长假的7天时间里,袁家村共接待游客81万人次。
4月24日,记者来到袁家村,虽然是周五,但这里的游客人来人往。在关中小吃一条街上,很多店门前还排起了长队,关中烙面皮、粉汤羊血等上百种小吃吸引着来自八方的游客。“这家的麻花非常地道,现做现卖,和小时候吃的大麻花味道一样,准备多买些回去让朋友尝尝。”正在“厚德麻花”前排队的西安市民刘女士说,袁家村除汇聚了关中的各种美食,还有很多体现关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民居、油坊、酒肆等,在这里游玩,既愉悦了身心,也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在兴平马嵬驿,这个曾经杨贵妃的殒命之地,也由于民俗文化村的开发而再次变得人潮涌动,周末假期常常车位难求。2014年十一国庆黄金周,马嵬驿正式开业,据咸阳旅游局统计,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礼泉袁家村累计接待游客78万人次,兴平马嵬驿接待人数近百万人次,异军突起,首次超过袁家村。淳化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渭城大石头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秦都北槐村、永寿黄土地、旬邑唐家村、彬县侍郎湖、程家川民俗村等乡村旅游点接待人数均在万人以上。
“走在水街两岸,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的小吃、饰品和农具的店铺、房屋、雕塑造型等,琳琅满目,富有特色,让人眼花缭乱。”来自澄城县的游客王政说,周至的沙·沙河近来很火,去那里游玩几乎成了休闲的一种时尚。水街围绕水做文章,在景区不同位置,用不同的方式,为人们亲水、戏水,与水同乐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据陕西沙河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晋火箭介绍,沙·沙河中国第一水街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周至县堆放垃圾的地方,到了夏天这块流域则用来泄洪,其他季节几乎没有水,为建设沙·沙河中国第一水街项目,仅清理垃圾就近40万立方。两年多来,在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使原本脏乱无比的沙河东段两岸,改造成为人水亲和的游乐区,吸引着市民前来度假。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2014年全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1574.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5.2%。旅游收入1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预计2015年,陕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收入突破120亿元。
2.马路堵成了停车场
乡村游骤然升温,游客爆棚,然而景点接纳能力有限,停车难等问题凸显。4月25日,在兴平马嵬驿记者看到,一条通往景区的山坡路上,全部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车辆。在一处仅能容下一辆汽车通过的窄桥上,来往车辆堵成了一团,进退不得。“清明假期正逢春暖花开,大量咸阳、西安的自驾游客涌到马嵬驿。”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下雨,且景区内停车位不足等问题,致使通往马嵬驿景点的线路通行缓慢,甚至出现拥堵,部分车辆无法到达景区。有些网友在朋友圈、微博上抱怨“跑到兴平,到不了马嵬驿,一路上堵车。”更有网友发微博说“兴平市去马嵬驿的公路已成停车场……”
“10元不限时,往这搭停,上面一会就堵严实了,你想下都下不来……”看到记者开车过来,路旁停车场的老板热情地招呼着。闲聊中,老板告诉记者,自己就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自家的那块地刚好处在来马嵬驿的主要路段,他就把麦地铲平,弄成停车场后,每天都能赚三四百元。网友“爱在撒哈拉”说:在车上听见广播推荐马嵬驿,就趁着高速免费一路过来,先去了杨贵妃墓溜达了一圈,然后开车去马嵬驿。镇子上两边的农田都推平了,现在成了私人停车场,一般是10元停车不限时,景区也有停车场,可是规模太小,停的车辆非常有限,加上从公路到景区,中间只有一个窄窄的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很多,所以没办法,车开不到景区那块,就算开上去,也出不来。基础设施建设真是一个差,光建设景区有什么用啊!从塬下面通往塬上面的这条路,还没有路灯,逛完后黑嘛咕咚的下来,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被毁坏的耕地,还是有点怕怕的。
在周至沙河水街,停车难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两个免费停车场太小,来得晚了就没位置,再说车主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愿意将爱车停放在缺少看车人的场地里。”游客孙先生说,公路两边到中午大小车辆停成一大溜,开始交警还巡逻劝说驾驶员将车移走,后来车停得多了也就没了办法。周末的时候,就连路边的几个私人收费停车场也是车位难寻。一处停车场的老板说,清明节期间,他们七八个人分别招呼停车、走车,忙得午饭都顾不上吃。这个周末基本上两个人就能照顾大家停车了,但平时几乎没啥车来。
3.不能只吃饭钓鱼打牌晒太阳
当前往乡村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们前往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不少游客发现,去了那么多次乡村游,无论去哪里,最后都是去吃饭、钓鱼、打牌、赏花、摘果蔬……虽然确实享受到了田园乐趣,但乡村游似乎总是那么“老几样”已经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审美疲劳。
“乡村旅游最吸引大家的应该就是自然了,环境、吃食、游玩,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让人觉得放松、随意,回归自然。可是现在有很多旅游名镇的景点,商业色彩都比较浓厚,很多东西都是模式化的,哪儿哪儿都能看到,只是换了一个地方。那么,这样的做法还叫乡村旅游吗?”西安市民王女士担忧地说,西安近郊乡村游的地点,要么看古建筑,吃农家饭,要么采摘蔬果,长此以往,当新鲜感过后,恐怕很难留住游客。
“这种现象我也碰到过,乡村旅游是土地回归、心灵回归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因此我想,我们一定要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保留,吃、住、游、购、娱都要围绕这个展开,要有特色和差异,这样的发展才能五彩缤纷、大放异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跃平坦承,乡村游发展迅速,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等,还有就是经营管理者要提高素质和能力,因为未来游客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的发展要从追求数量到质量上。同时要规避时间周期,要比较均衡地发展。
在经历了自主零散发展、数量激增,以及现在的规范引导后,陕西目前出现了很多有品牌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陕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在人次和收入上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30%,可以说是个很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乡村旅游每年都搞,如何更具特色,吸引更多游客消费,吸引社会资本融入、实现农民进一步增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长安大学资源学院旅游系主任丁华表示,乡村游面临的种种问题,非一日造成,想要完全解决,也非一日之功。但是一旦要解决,必须从观念上扭转过来,才能治好根本。
4 乡村游期待转型升级
“虽然这几年乡村游产业获得较大发展,但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事旅游业20年的高级经济师杨广虎坦言,许多乡村游产品除了同质化现象严重外,还存在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或者较差,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不够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马嵬驿的厕所、车场,以及道路,可进入性较差,让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敢再来。私营企业过多的迎合了市场,但是马嵬驿的外围环境实在不怎么好,交通堵塞、卫生较差、环境不统一等等,当地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统筹考虑的问题,尽早落实到位。”杨广虎曾专门对马嵬驿乡村游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说,看了马嵬驿,有一种关中“庙会”的感觉,只不过规模比一般“庙会”大,时间上是天天有,风味小吃多一点。看热闹居多,深度旅游较少。长期下去,恐怕要考虑管理的长效性和持续发展。更不要说去适应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场景时代等新乡村旅游的概念了。
火爆的乡村游背后,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与不足,但令人欣喜的是,政府职能部门不仅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也为乡村游未来的发展绘就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