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乡村旅游不能村村“开花”

    正值酷暑,城市周边不少农家乐、乡村游又“热”了起来。有的村落有难得一见的青山绿水和清新空气,有的村落有古色古香的人文风情。但是,有的乡村旅游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却费尽吆喝也等不着游客,只能对着刚粉刷过的新墙叹气。

  近些年,发展乡村旅游似乎成了许多乡镇的“必选项目”。农忙之余,腾出几间房,添上几张床,打理个餐馆或旅店,确实让不少农民有了一条挣钱门路,原则上应当鼓励。然而,旅游作为一项产业,毕竟有其自身经济规律,规划超前、规模过大,很可能造成损失,这对门槛较低的乡村旅游同样适用。

    眼下,城里人的旅游需求与日俱增,郊区游、农家乐市场也在逐步升温,但其前景空间有多大,还需审慎判断。

    前两年,笔者曾走访蓟县深山“农家乐”,走进房间,房间狭小,配套设施不全,厕所散发着异味,一开灯,蚊虫满屋飞。服务水平更不敢恭维,房间里只备一条小手帕,茶杯杯底发黄。纵然当地有难得一见的高山森林,也无法让初次到访的游客尽兴,更不用说成为“回头客”了。究其原因,正是当地在高速道路没有修通、旅游市场没热起来的情况下,盲目号召农民“吃旅游饭”。结果,农民吃到了夹生饭,偶尔迎来一两拨人,甭说打点门面,不狠宰一顿就算客气了!这样的情况,应尽量避免。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