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最土”农家乐人气高
   “我们这儿,除了盐是采购的,其他食材都是自产的,包括酱油、米醋、白酒、红酒、黄酒、牛奶、豆浆……就连桌椅,也是工人自己做的。”来到位于嘉定朱桥镇的沥江生态园,农庄主人老沈的开场白就“镇”住了大伙儿。也就是因为坚持“最土”,这家靠近太仓的偏僻农家乐成功“逆袭”。一年接待游客不少于25万人次,在市郊数百家的农家乐中人气指数排名前十。

  记者前往采访时,农庄周围正在修路,交通十分不便,但农家乐的停车场里还是车满为患。“市民特地下乡来吃饭,就是想吃我们自己种的养的东西。”老沈的经营理念很简单,全部食材出自农庄1000亩土地。

  饭菜还没上桌,服务员先端来牛奶、米酒、南瓜汁。据说,每一样都是自己产、自己加工的。农庄里养了20多头奶牛,每天早上和下午挤一次奶,在消毒、加工后,及时送到当天的餐桌上。还有这里的米酒,许多游客喝了之后还要再买一些带回家,一年下来农庄至少卖掉几万斤米酒。不仅如此,农庄里自制的酱油、米醋、菜籽油、甜面酱、白酒、年糕等,都已不仅仅供农庄自用,还成了市民游客争相购买的绿色商品。手工制作这些特产的是从浙江、江苏等地挖来的农村能人。

  市民游客来吃饭,农庄并不提供菜单,而是“有啥吃啥”,实行配菜制。因为,每一样食材都是当天的,有时多有时少。比如刚杀一只羊,哪桌客人吃到羊的什么部位,都是随机的,吃完为止。鱼虾也是刚从河里捕上来的,有的客人吃到的是花鲢,有的吃到的则是白鲢。正因为这样,客人总能收获美味和惊喜。

  老沈对食材把关的严格程度,可谓一丝不苟。比如玉米,每一茬可供客人食用的时间,只有一周“最好的时光”,之后就给牛当饲料了。在农庄厨房里烧菜的是专门请来的农村妇女,没有一名专业厨师。老沈的观点是,只要食材够好,不需要什么技巧,也不需要什么佐料,原汁原味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