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分类:蓟县民宿新闻/蓟县乡村新闻][文章来源:蓟县农家院网][文章作者:蓟县农家院网][打印时间:2024-12-24 10:10:26][字号:18px/14px/12px][颜色:■■■■■■][中文繁体] |
浙江临安打造中国乡宿旅游第一县 |
从杭州出城西北而行,沿高速走不久,群山便如锦屏铺列,连天空也变得格外的高远与明净。喧闹的都市尘嚣瞬间被一扫而空,林木的野芳夹杂着香甜泥土的质朴醇厚扑面而来,给人以心灵的洗礼-----这便是如诗如画的临安城。 这是一片多山多谷,多水多木的土地。大自然在这里呈现出最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面貌-----临安森林覆盖率达76.55%,境内孕育太湖源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有大明山,天目山,浙西大峡谷,青山湖等名动天下的壮美景观,更有不胜其数尚未开发的秀美山水。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让临安的旅游业迅速崛起,乡村旅游在整个浙江范围内一马当先。 众所周知,临安市兴办农家乐的历史在全省名列前茅,农家乐产业规模也颇为可观。据初步统计,现已有农家乐床位2万7千多张,农业休闲度假产业的基础非常扎实。 但随着旅游由“生态观光游”向“生态养生游”转变,农家乐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临安市顺应乡村旅游的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率先提出乡村旅游3.0,推动农家乐到民宿到乡宿的逐步发展,打造中国临安乡宿旅游第一县。 农家乐全面升级 带动临安旅游经济 何为“乡宿”?“洋家乐”,“民宿”之类的说法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更成为一些地区的主打产品,而乡宿是临安的金字招牌。 “乡宿是临安特有的旅游休闲住宿业态。是指利用临安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传统和乡间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独具乡情乡韵的休闲住宿环境。”临安市旅游局局长帅建筑解释道。 乡宿有别于我们熟知的农家乐,也不同于一般民宿。它不是个体的概念,是公共的概念;是共建共享的乡建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乡宿细化社会分工,延长产业链,发挥所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使原来很不起眼之地发挥更大的价值,创造出新的需求。特别是营造出适合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就业环境,实现城乡的交流与共生。它解决了主体的合法性问题,也就是解决了非原住民投资者、创作者、经营者主体合法性问题。 乡宿的灵魂在于一个“乡”字,它是体验临安乡村、乡景、乡情、乡风、乡味最佳场所。 “在山核桃成熟季节我们会让村民带客人去打核桃,或是让客人品尝具有本土风情的午餐,客人也可以去攀爬附近山峰,亲近大自然。”一家由外来资本投资的乡宿——一山九舍的管家刘艳所做的也正是抓住了这个“乡”字。 “目前,农家乐升级转型乡宿主要由三股力量组成,一是外来资本,二是设计师自行设计经营,但最主要还是村民。譬如,临安有一家名叫花千谷的乡宿就是村民自行经营的农家乐转型后的典型代表。”帅建筑说道。 独具欧式风情的大堂,开放式的厨房,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卧室.....。.很难想象,花千谷的前身也是非常大众的农家乐。 “从农家乐转型后你觉得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以前每天就是进出厨房,做的很辛苦。现在学会了泡咖啡,制作精美小点心,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花千谷的主人单宗霞的脸上笑开了花。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因为以前的客人以老人居多,现在多是一些企业家。他们会和我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物,使我开始有了变化。而且客人们除了住宿,离开时还会带走很多山货。目前卖山货赚的比住宿多。”单宗霞非常自豪。 农家乐升级转型乡宿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发展乡宿已经成为了临安的富民产业,它最大范围的综合了餐饮,住宿,旅游,土特产等相关产业。 帅建筑回忆,“当时说服村民转型过程异常艰辛,有时,一户人家要走访几十次,但村民尝到甜头后,都纷纷愿意主动转型。现在临安的乡宿都是‘持证’的合法乡宿。” 如今,多元形态的乡宿风格已在临安的多个乡村呈现。乡村田园风、青年旅舍风,精致唯美风、庭院野趣风、欧式洋楼风、现代简约风,清晰的山风掀起了临安乡宿的美丽衣裙。 以乡宿守乡愁 吸引人才回流 临安乡宿的华丽转身,不仅成全了旅行者的假期,也成为了返乡者和农业代表的创业场,更成为农业产业中最积极、低成本、高效率的部分。 霓虹璀璨的都市生活总是像吹响的号角,不停地召唤人们踏上离家远行的旅途。“空心村”,”老人村”的说法都是用来描述缺失主要劳动力的乡村基本现状。如何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回乡发展是每个致力于新农村发展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认为物的新农村是留不住人的,我们现在打造的新农村是人的新农村,是人才回流的新农村,是年轻人和儿童定居的新农村,这个途径就是乡宿。”帅建筑说。 临安一家独具特色的乡宿就是由一位上海返乡青年开办的。“当时上海雾霾很大,我母亲因此眼睛总是看不清,我工作压力也大,总和她争吵。现在不仅能在家照顾母亲,住在这么美的地方,还能赚钱。我觉得政府做得很好,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僻地寒楼乡宿主张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僻地寒楼一共有6栋房子,主楼是原来的老房子,剩下5个小房子都是张雁参与设计修建的。“我们的定位就是希望给客人家的感觉。房间的家具都是以前的旧物改造的,因为这些东西能勾起儿时的回忆。”她分享了自己经营乡宿的体会。 无论是介绍僻地寒楼内鹅卵石搭建的小屋,还是细说着门前各色各样的花草,张雁都满是爱意。于她而言,这片土地,这些房子,身边的这群人,滋养了她的生命,让她切实感受到了大都市无法给予的幸福。 “也许,乡宿发展更大的意义在于农民开始重新审视家乡和自家不起眼的老屋,具有审美意味的装点房子,这些点滴改变,最终会改变乡村的外貌和内心的格局,成为一股新的乡村凝聚力。”帅建筑是这么解释乡宿意义所在的。 开发与保护并举 古村落再生焕发新活力 弯曲的山路,低缓的山坡;村中一潭清池,池中鸭鹅共舞。村子巧妙地依山叠层而建,村后大片枫树高大挺立,色彩丰富,红、黄、绿完美搭配。那红色枫叶随意飘落在村子每一个角落,指南村的秋天就这样不经意进入佳境。 在指南村刚刚铺好的新路上,随行的指南村书记朱文校说,“二十年前或更早的指南,它虽古朴,但除了红枫银杏外,更多的是脏乱差,村民连走路都要打趔趄。随着几年前农家乐的兴起,人民生活富足起来,村庄的面貌才发生了变化。” “农家乐给当地居民很大的发展空间,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以前老人都是闲在家里,现在他们可以卖一些农产品来增加收入。”太湖镇文化站长胡立萍补充道。 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八九年前,随着指南村第一批新房建起,由于缺乏专业的统一规划,村民也没有前瞻性,很多古树、古房、古景、古建筑都被后来新农民建设、被高大的房子所破坏。 “政府现在正积极推进农家乐向乡宿转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美观,尽可能返璞归真,乡土与时尚结合,即乡村再生,完美融合,舒适却不失民味。“朱文校对指南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