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疫情稍有风吹草动,整个省甚至整个区域的旅游业都可能完全停摆。
远的不说,近期的例子就可见端倪:福建省疫情的爆发令其与十一黄金周擦肩而过,近期西安多个热门景区关闭、宁夏银川也未能幸免,西北的“旅游寒冬”提前来临。
疫情常态化早已是行业的共识,有人早早选择了转行,有人在苦苦挣扎,还有人坚守在旅游业,积极寻找新机遇。
一方面,只要人们的出行欲望并未降低,旅游业的生意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周边游大热、环球影城人气爆棚、小红书“滤镜营销”被送上风口浪尖,行业的风口在变化,个人要想在这个行业中更好地生存,积极求变是必然的。
01
是走?
另一方面,回到更现实的问题,真正的转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在旅游业的能力和积累的经验可以让你游刃有余,但跨界到其他行业,就得从头再来。
当然其他行业好不好混就是另一回事了,前几年大热的教育培训、房地产行业已是“自身难保”。
“舒适圈”呆久了,即使不舒适,也熟悉了;突然要脱离“舒适圈”,需要莫大的勇气。所以,那些为了生计离开了旅游行业的,也必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需要从头开始,所有的艰辛需要再重新走一遍,或许也能发现不一样的天空,我们祝福他们,一定要创出一番天地,一定要前程似锦!
02
是留?
大体可以说,疫情影响已近2年,国内的疫情防控在往积极方向走,旅游业的恢复态势也逐渐向好,但还不足以说疫情与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常态化并存环境,旅游业还面临不少可知、未知的变量因素。
西北内疫情变化走向的不确定性、防控政策整体较严,2021年旅游企业的命运面临相比2020年更严峻的挑战。
当我们将今年清明、端午、五一与中秋等旅游数据串联,并结合国内外疫情变化走向、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以及文旅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度变革,综合来看,会发现,整体在往好的方向走,但仍属于“旺丁不旺财”,和前几个假期类似。旅游业的真正完全恢复,依然征途不短。